性相二宗十異

性相二宗十異
中國大乘佛教性、 相二宗差異之處何在呢? 明德清大師撰《華嚴經綱要》, 說到性相二宗在理論上的十種差別, 即所謂性相二宗十異。 此十異是: 一者一乘三乘異, 二者一性五性異, 三者唯心真妄異, 四者真如隨緣凝然異, 五者三性空有即離異, 六者生佛不增不減異, 七者二性空有即離異, 八者四相一時前後異, 九者能、 所斷證即離異, 十者佛身有為無為異。 以上差別雖有十種, 最主要的只有兩條, 一者是‘唯心真妄異’, 二者是‘真如隨緣凝然異’。 唯心真妄異者, 法相宗謂由阿賴耶識種子而生起諸法(此即賴耶緣起);法性宗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, 非一非異, 即阿黎耶識, 能攝一切法, 生一切法(此即真如緣)。 真如隨緣凝然異者, 法相宗謂真如凝然不作諸法;法性宗謂真如具有不變、 隨緣二義, 因隨緣之故, 應染淨之緣而作善惡之法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